HJ 2300-2018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环境保护)

ID

97F490B8A458474889E328D401879CD3

文件大小(MB)

0.43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5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2300—2018,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Development guideline for guidelines on available techniques of,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2018-01-11 发布 2018-03-01实施,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HJ 2300—2018,i,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 告,2018年 第6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建立健全基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行技术体系,规范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现批,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HJ 2300—2018),该标准自2018 年3 月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www.mep.gov.cn)查询,特此公告,环境保护部,2018年1月11 日,HJ 2300—2018,iii,目 次,前 言. iv,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编制原则..1,5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结构与编写内容要求2,附录A(规范性附录)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内容格式4,附录B(规范性附录)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工作程序.7,附录C(资料性附录) 技术调查指标10,附录D(资料性附录)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说明.11,HJ 2300—2018,iv,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建立健全基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行技术体系,推动企事业单位污染防治措施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规范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结构内容、体例格式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8年1 月11 日批准,本标准自2018 年3 月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HJ 2300—2018,1,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结构内容、体例格式等,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714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HJ 565 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1 号),3 术语和定义,3.1,污染预防技术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iques,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避免或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技术,3.2,污染治理技术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在污染物产生后,为了消除或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采用的处理技术,3.3,环境管理措施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easurement,企事业单位内,为实现污染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而采取的管理方法和措施,3.4,污染防治可行技术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术,3.5,污染防治先进可行技术 advanced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中至少使一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稳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70%的技术,4 编制原则,4.1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简称指南)应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相衔接,以“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为主,“通用工序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为辅。指南内容格式与文本要素,应符合附录A规定,4.2 不同行业按行业分类编制指南,对于包含多个子行业的也可按子行业分别编制指南。指南编制工,HJ 2300—2018,2,作应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执行,指南体例格式应符合HJ 565 的要求,4.3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工作程序见附录B,每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原则上有不少于三个满足,要求的实际运行案例,4.4 指南编制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a)政策相符原则。指南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行业发展规划等,b)综合防治原则。指南应综合考虑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控制及污染物,跨介质转移,c)全面覆盖原则。指南应覆盖所涉及行业的主要产品和工艺过程。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应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各监控位置的排放要求,d)客观公正原则。可行技术的筛选、评价和确定应科学、客观、公正。指南中涉及的技术名称,应遵循技术的原理进行命名,……

……